各教学单位、全体师生及校友: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等共同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年总决赛将由郑州大学承办。大赛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创新驱动、强化融合发展,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促进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科研发展,加速了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激发了青年才俊无限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和在创新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了新形势下国际青年交流合作的世界品牌。为做好2025年大赛参赛组织工作,拟开展参赛项目预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总体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省赛精神的行为,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和所获奖项,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获往届国赛金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省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获往届国赛金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省赛。已获省赛一等奖的往届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省赛网评,但可以报名参加国赛推荐项目选拔赛。因此,获往届国赛金奖银奖项目、省赛一等奖项目不在本次征集项目范围内。
二、赛道介绍
参照2024年大赛文件,大赛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本次征集设高教主赛道和红旅赛道两个赛道,产业赛道待国赛通知及产业命题正式公布后启动。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发展阶段、项目性质和特点,主要赛道分为以下组别(见表1)。
表1 各赛道分组情况
高教主赛道 |
本科生 |
创意组 |
创业组 |
||
研究生 |
创意组 |
|
创业组 |
||
红旅赛道 |
公益组 |
|
创意组 |
||
创业组 |
||
产业命题赛道 |
产教协同创新组 |
|
区域特色产业组 |
1.高教主赛道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下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见表2)。
表2 高教主赛道项目类型
项目类型 |
项目内容/内涵 |
新工科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
新医科 |
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
新农科 |
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
新文科 |
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
“人工智能+” |
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
2.参加红旅赛道的项目,须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参赛项目组别及报名要求
1.高教主赛道
参赛项目总体要求: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以项目负责人所属高校确定参赛高校,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指导教师不多于5人。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项目组别及要求:高教主赛道根据参赛人所处学习阶段,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再各分设创意组、创业组(见表3)。
表3 高教主赛道项目组别及要求
项目组别 |
项目要求 |
人员要求 |
其他要求 |
本科生创意组 |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
本科生创业组 |
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 |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
研究生创意组 |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
研究生创业组 |
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 |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
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
2.红旅赛道
参赛项目总体要求: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指导教师不多于5人。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项目组别及要求:参加红旅赛道的项目,根据其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见表4)。
表4 红旅赛道项目组别及要求
项目组别 |
项目要求 |
其它 |
公益组 |
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
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
创意组 |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
参赛项目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创业组 |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
参赛项目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
四、产业命题赛道说明
为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大赛自2021年开始设置产业命题赛道,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由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基于真实需求进行命题,高校师生团队揭榜答题,通过校企对接后方可参赛,打通高校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需求,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题。
1.参赛项目及报名要求: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道选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指导教师不多于5人。
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5年8月15日前正式入职)。
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命题企业将对命题对策进行契合度审核评价。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2.参赛项目类型:
产教协同创新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区域特色产业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国赛举办地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相关各类产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五、材料报送要求
请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对照《各单位参赛项目征集名额分配表》(附件3)认真组织落实,于2025年1月13日下午4点前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参赛项目征集信息表》(附件1)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参赛项目征集汇总表》(附件2)的纸质材料(1份,正反打印,附件1所有信息表按照附件2汇总表的排序排放并在右上角用铅笔注明序号)按要求统一报送至创新创业学院(工程中心6A-213室),并将上述材料电子稿由各单位统一发送至邮箱:cxcy@njit.edu.cn。
联系方式:杨老师
联系电话,86118556
附件:
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参赛项目征集信息表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参赛项目征集汇总表
3.各单位参赛项目征集名额分配表
创新创业学院
研究生院
校友会秘书处
2024年12月19日
- 附件【附件.rar】已下载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