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众?创客》杂志系列报道4:刘伯敏,小包子卖出新天地

日期:2017-04-08 来源:


“包子哥”刘伯敏 :小包子卖出新天地

刘伯敏:南京和善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卓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共青团南京市江宁区委员会青年创业组织江宁合伙人会长。从大一开始创业,先后创办6家公司。成功入围2014江苏好青年、江宁区十佳青年、江苏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中国自强之星提名奖、南京市优秀志愿者称号;“2015年大学生创业英雄年度10强”、2016年获得江苏五四奖章,江宁十佳青年;2016江苏最美人物获得者,2016年邀请代表青年企业家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与总理见面,同时被邀请参加金砖五国青年峰会及中拉青年会议,创业项目被李克强总理点赞。

 

生活在南京的人,一定听说过“和善园”。作为南京本地一家包子铺,“和善园” 不仅每天前来排队购买的人络绎不绝,而且短短几年在南京就有了210家分店。2013年,刘伯敏成为南京和善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没想到,当年这个新晋领导真正的身份是南京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如今,通过互联网营销,和善园在苏州、无锡、南通、常州、镇江、杭州、成都、西安、济南等地都有分店,刘伯敏把一只普普通通的小包子玩出了新天地。

加入和善园,大三当上总经理

创业成功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1988年,刘伯敏出生于甘肃陇西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名收入微薄的代课老师,母亲靠卖水果补贴家用,刘伯敏在童年时就帮母亲卖水果,小时候他最大的心愿是吃到1毛钱1根的冰棒。

2010年,刘伯敏考上了南京工程学院,五千元的学费家里东凑西凑只能拿出两千元,正当他为剩下的三千元发愁时,村里的乡亲自发来到他家,少的拿十块,多的拿两百,硬是将三千块钱凑足。细心的父母怕学费被偷走,用塑料袋包好放在刘伯敏鞋底,刘伯敏到校园报到交学费时,塑料袋已被磨破,钱被汗水浸透。

正因为家境贫寒,刘伯敏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努力赚钱补贴家用。洗盘子、发传单、超市做导购,几乎所有的兼职刘伯敏都做过。2011年,他得知国内有一个创业大赛,凭着兼职积累下的阅历,他一举夺得了这个创业大赛的二等奖,拿到了20万元的奖金。拿着这20万,刘伯敏成立了南京卓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事企业的品牌宣传。

卓远公司成立后,业务稀少,困难时曾3个月发不出工资,刘伯敏为公司寻找新项目和投资人时,在一次聚会中,结识了和善园创始人沈春龙。

和善园是南京老牌连锁包子铺,但那时在南京只有十几家店,且每家店各自为政,包子的口味差异很大,营业额也一直上不去。刘伯敏是北方人,从小对面食情有独钟,也一直想开一家餐饮店。而沈春龙看中了刘伯敏的新媒体经历,认为他能带来新鲜血液。两人一拍即合,刘伯敏将卓远托付给同事打理,自己到和善园担任公司总经理。那是2013年,刘伯敏还是南京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

 

大胆革新,从品质抓起

中国的包子有着悠久的历史,面对洋快餐的竞争,却没有招架之功。无品牌、无标准,包子成了低端早餐的代名词,刘伯敏希望改变这个现状,把包子做出品牌,做出影响。

为了能够了解市场,刘伯敏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南京市面上所有的包子店进行了认真研究。他发现,市面上的包子店基本以家庭作坊为主,包子的制作过程很不规范,一些店铺为了追求利润,在馅料的选取上也是重量不重质,包子的食品安全和口感很难保证。

行业的软肋正是成功的基石。在对市场充分了解后,刘伯敏开始发力,他第一个解决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经过多方努力,2013年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在江宁开发区建成南京颇具规模的全封闭无尘馅料加工中心及物流配送中心。基地的建成,实现了和善园包子“统一加工、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的生产链条。在生产基地里,和善园的所有馅料实现了集中采购,标准化生产。

生产一个包子,馅、面、油是关键,生产基地的建成,则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安全。和善园的肉类全部来自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蔬菜等原料都来自大型的蔬菜种植基地。每次原材料入库时,和善园都对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使用。一次,由于运输时间耽搁,一批10吨重的蔬菜在入库时被检出菜叶发黄,按照规定应退回,种植基地老板亲自来南京,并试图说服和善园,他觉得发黄的叶子不影响品质,但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说动,老板在离开南京时感叹地说,以后给和善园的菜必须是最好的。

为了保证包子的质量,刘伯敏还提出了“不卖隔天包子”的口号,所有和善园的店,只能卖当天产出的包子,卖不掉的由公司统一回收后进行无害处理。这个措施在一开始便遇到了许多加盟店的不解,他们认为,隔天的包子质量也没什么问题。可是对行业已经有充分了解的刘伯敏心里清楚,包子受气温等影响较大,隔天的包子无论是从安全还是口感上必将大打折扣,将会对和善园的品牌带来巨大影响。

“在食品安全上,我们不能有一点让步。”在刘伯敏的坚持下,这项措施被强力推行,为了杜绝隔夜产品,刘伯敏还成立了督察组,不定期对店铺进行查处,发现违规行为就直接关店,先后有三家加盟店就因为这个问题被勒令关店。

 

借助互联网,小包子做出大事业

“在中国,早餐业是一个很有市场的行业。全国有14亿人口,每天的营业额在20亿左右,每年的销售额大约为9000亿。”为了扩大营销,刘伯敏借助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打开市场。

2013年和善园正式开始以O2O模式运营,线上的营销方式主要通过大众点评网、美团网、支付宝、早点点、微信支付及其他专业网站平台进行推广,并与商家的支付系统打通。这样客户到店后,无需排队,无需服务员点餐,自己扫微信二维码即可进行点餐支付,省去排队的繁琐,也可以前一天晚上下单,第二天直接领取。这项业务完全免费,不仅能迅速占领商家的支付入口,而且有效地实现线下到线上的低成本导流,形成完整的O2O闭环。对早餐店来说,不仅大大优化了服务效率,也能提升用户体验。

而针对线下,刘伯敏将关注点瞄准了社区,“包子真正的目标客户都在社区,我们要让顾客出小区门口时就能买到包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伯敏将和善园的包子店定位为社区服务店,在店铺选址时尽量贴近小区,甚至开在小区里面。除了上班族,老年人也是包子的主要客户群,而抓住他们最重要的是做口碑。“老年人不懂网络但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做得好就会口口相传,拉动整个社区的顾客。”刘伯敏认为,只有稳扎稳打,真正布局好餐饮O2O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和服务,才会成为未来餐饮O2O的规则制定者和领导者!

经过不断努力,和善园已经从原来的家庭作坊,成为一家规范有序的早餐连锁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门店也越开越多。

刘伯敏说,做包子要凭良心做,首先要过自己这关,从选料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马虎:“很多顾客都说和善园的包子香,好吃,那是因为包子里面哪怕小到一根菜,我们也都以品质为先,决不放任何添加剂。”他认为,包子的消费者都是普通民众,覆盖面很广,把包子做安全、做好,让顾客吃得放心,在中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只要将每一个包子做好,这也能成为一个事业。”

 

《科学大众?创客》杂志

编辑:王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