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国内高校自动化学科人才培养,形成全国高校自动化方向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标准化模板,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发起了全国高校自动化方向培养方案构建工作,为不同层次高校的自动化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其中,机器人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由南京工程学院任组长单位,联合沈阳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共同构建。在教工委组织领导下,经过三轮评审与修订,机器人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已基本构建完成,在第七届全国高校自动化教学院长(教学主任)会议上,南京工程学院代表共建高校对方案构建工作进行了汇报。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保证方案质量,5月18日,自动化学院组织召开机器人工程专业(应用型)培养方案专家评审会,特邀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涛教授、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丁教授、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戴先中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于乃功教授参加评审。共建高校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教学副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自动化学院教学副院长刘娣主持。
刘娣副院长代表共建高校对专家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针对上一轮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详细汇报了培养方案中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情况,共建高校教学副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对方案修订进行进一步补充和说明。专家组长张涛教授主持对培养方案进行评审,与会专家仔细审阅了培养方案,一致认为优化后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合理,符合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与会专家进一步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思政融入等角度进行指导,指出此项工作需要构建的方案是一个框架性指导方案,作为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的新工科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涉及专业知识较多,框架方案需要给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各高校可在框架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设置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体系。
共建高校表示将根据专家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调研报告紧密围绕国家机器人产业和发展需求,优化协调自动化类、机械类、计算机类等相关课程,构建符合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方案,为国内相关高校制定机器人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