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自2019年成立以来,江苏省特种作业与康复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依托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围绕国家和我省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和优势,聚焦产业链两端和价值链高端,强化技术先进性、示范带动性、结构优化性,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心面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工程化应用的迫切需要,针对机器人产业宜人化人机交互困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融合程度低等问题,坚持开展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交叉技术等研究,不断突破特种机器人的结构创新、智能感知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以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实践成果为根基,推动平台理实一体化发展

研究中心秉持“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发展方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面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模块化机器人、宏微驱动机器人以及智能轮椅等方面进行了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用化产品开发,搭建了多模式弹性驱动器、腕部康复外骨骼、下肢康复外骨骼等多套实验装置,部分成果已投入应用。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等30余项。在各项实验装置的研发基础上,科研团队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推动了机器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直管行业协会和省教育厅等奖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强化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科研团队人才培养

研究中心牢牢树立“科研平台是研究发展的载体,优质人才是科研创新的动力”的建设理念,从基础环境和人才储备着手,大力推动实验室发展。研究中心围绕机器人技术前沿领域建设了高端康复、空间作业等多个研发平台。为支持特种作业与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实验室配备有dSPACE虚拟仿真系统、NI测控系统、三维步态测量系统、生物信号测量系统等多种高精实验设备,有力的支撑了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研究中心积极吸纳志趣相投的研究人员,面向机器人发展建立了一支精干的科研团队,以老带新,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源。科研团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紧握行业需求重要抓手,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研究中心始终紧跟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需求,依托“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深入贯彻教研结合、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优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构建了新型开放式教育模式,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助力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研究中心聚焦机器人技术领域前沿,紧跟技术热点,扎根于机器人行业的广袤大地上,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创造性革新、创新性发展,助力“十四五”的宏伟蓝图,为我国机器人领域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与技术支持。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 邮编:211167

dafabet888?南京工程学院
苏ICP备050071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