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dafabet888环境工程学院曹世海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南京工程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联合南京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国际权威期刊《Small》上发表高水平综述论文《Open Frameworks Materials for Nitrogen Electrofixation to Ammonia: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为绿色储氢研究注入新动能。《Small》由Wiley出版社出版,是涵盖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化学与物理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国际顶级多学科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3。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和可持续化转型的背景下,氢能因其清洁、高效的特性,正日益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关键组成。氨(NH3)作为一种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便于储运的氢载体,被广泛视为实现氢能大规模储存与利用的理想介质。相较于传统依赖高温高压条件的哈伯–博施法,电催化合成氨(电化学固氮)技术可在温和环境下运行,显著降低碳排放与能耗,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聚焦开放框架材料(Open Framework Materials, OFMs)在电化学固氮中的应用潜力。OFMs包括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凭借其模块化结构、可调控孔隙性和功能化表面等优势,成为提升电催化氮还原反应(NRR)性能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总结了OFMs在电催化合成氨中提升活性与选择性的关键策略,包括活性位点的构建与调控、导电性能的增强、多尺度孔结构设计以及界面工程的优化等;同时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材料结构稳定性差、本征导电性低和规模化制备困难等问题。
为突破上述瓶颈,文章提出应综合运用先进表征技术、理论模拟与机器学习方法,加速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最后,展望了OFMs在可持续氨合成及氢能储存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强调其在构建绿色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502708